引言
最近,“广州59天内只有7天没下雨”的话题引发热议,在潮湿的季节里,霉菌悄然成为了许多建筑的不速之客。广州大剧院,这座城市的文化象征,也未能幸免于这场看不见的侵袭。
据了解,近日天气好转,广州大剧院已经安排相关专业人士开始对外立面进行清洁工作。这不禁让我们深思:清洁之后,我们真的能够彻底告别霉菌吗?
※图片来源于新快报
为什么会产生霉菌?
霉菌是一类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通过其孢子在含有充足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表面上迅速萌发和生长的微生物。当环境中的相对湿度较高,温度适中,且存在可利用的营养物质时,霉菌孢子便会吸收水分,激活其生命活动,进而形成菌丝并扩展成可见的霉斑。
霉菌生长涉及到两个关键步骤:通过水合作用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以及通过酶促反应分解这些营养物质以供生长和代谢使用,即水合作用和酶促反应[1]。
广州地区近期连绵不断的降雨,由于其带来的持续湿润和温度适中,无意中为霉菌的滋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温床。
霉菌产生的基本化学概念
霉菌孢子对人体的危害
基于部分科学依据与文献得知,长期暴露于霉菌孢子及其代谢产物的环境中,可能诱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 过敏症状:长期暴露于霉菌孢子环境中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2]。
· 皮肤病变:接触或吸入霉菌可能导致皮肤瘙痒、起疹子等皮肤问题[2]。
· 呼吸系统疾病:霉菌孢子可能引起或加剧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美国有高达21%的哮喘病例与住宅潮湿和发霉有关[3,4,5]。
图片来源于小红书
· 心理健康问题:2007年《美国公共卫生杂志》的研究发现,生活在潮湿发霉环境中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平均比住在干燥无霉菌住宅中的人高34%~44%[6]。
· 免疫系统挑战: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老人,某些特定霉菌如烟曲霉可能带来致命的肺部感染风险[6]。
数据来源:协和医院杂志
这些潜在的健康威胁突显了霉菌控制的必要性,它超越了单纯的建筑保护,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清洁的局限性
治标不治本
像广州大剧院的霉菌滋生问题,能通过高压水枪清洗、物理刷洗,或使用化学清洗剂、生物杀菌剂等物理、化学除霉菌方法处理;
但该类传统的清洁方式,虽然能够提供快速的霉菌清除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霉菌滋生,残留的霉菌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有可能引发再次生长[1]。因无法根治,后期仍需要大量清洁、人工、用水等各种运维成本。
传统防霉剂的弊端
传统防霉剂虽然能够防止霉菌生长,提供临时解决方案,却存在一些弊端,材料可能含有刺激性化学成分,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此外,这些防霉剂在高温条件下可能不稳定,分解产生有害副产品。长期或不当使用还可能促使霉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霉效果,增加对更强效化学物质的依赖,从而引入新的风险[7]。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防霉剂
一种从根源上
解决霉菌问题的抗菌涂层
为从根源上解决霉菌问题,VERDI®研发了一款针对霉菌滋生的的新型纳米抗菌涂层,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能够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且持久的保护层。
0级防霉
能够长效地抑制霉菌孢子的附着和生长,达到最高级0级防霉和99%抗菌率,实现快速且长效的抗菌效果。
VERDI®抗菌涂层防霉0级检测报告编号:2019FM16655R01
抗菌99%检测报告编号:2020ZD1060R01
VERDI®抗菌涂层的实际应用对比
环境友好型
此外,VERDI®纳米抗菌涂层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与传统的化学防霉剂相比,在使用过程中VOC挥发极低(≤23m/L),远低与欧盟限量标准,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极小。
VERDI®抗菌涂层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无异味、不释放有毒有害物质,更符合国家“双碳”标准,为建筑饰面提供绿色、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
【防霉抑菌测试对比】
耐久长效
而且涂层的耐久性和长效性,减少饰面拆换的同时,降低后期维护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达到高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
新型纳米科技能替代传统厚重的建筑功能材料,通过在建筑表面形成薄层,赋予饰面多种防护性能,从而减轻建筑结构的负荷,实现轻量节能。
【VERDI®焕新前后对比】
结语
科技的进步为防霉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例如VERDI®纳米抗菌涂层为代表的创新技术,通过材料在建筑表面形成高效、持久的抗菌层,实现长效的抗菌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维护的效率和更加健康、安全的环境。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VERDI®也会继续不断优化产品及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建筑维护和环境保护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任姗姗.浅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J].文津流觞,2018(49):12-14.
[2]Bush R K, Portnoy J M, Saxon A, et al. The medical effects of mold exposure[J].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06, 117(2): 326-333.
[3]Basic Facts about Mold and Dampness[EB].https://www.cdc.gov/mold/faqs.htm
[4] Wiesner D L, Merkhofer R M, Ober C, et al. Club cell TRPV4 serves as a damage sensor driving lung allergic inflammation[J]. Cell host & microbe, 2020, 27(4): 614-628. e6.
[5] Jia L J, Rafiq M, Radosa L, et al. Aspergillus fumigatus hijacks human p11 to redirect fungal-containing phagosomes to non-degradative pathway[J]. Cell Host & Microbe, 2023, 31(3): 373-388. e10.
[6] 张丽,康梅,陈中举,et al.我国霉菌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协和医学杂志, 2023, 14(3):559-565.
[7] 彭红,谢小保,欧阳友生,et al.涂料中防霉剂 抗菌剂和抗藻剂的应用及发展[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7,4(12):48-53
客服电话
400-8063-586
微信客服二维码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六 9:00-18:00
微信公众号